櫃體這樣設計讓你家更歐式
開放落地書櫃,拓展空間感
想要塑造歐式空間,除了軟件選擇十分重要以外,硬裝的部分也是影響空間氛圍完整度的關鍵。歐洲的房子通常坪數較大,在櫃體表現上也就更為大器,常見頂天立地的大書櫃,因此在家中採用開放且落地的櫃體設計,既能符合收納機能也可拉高空間比例。再加上個爬梯,或再掛盞壁燈壁貼就能營造老歐洲的浪漫情調。
木作櫃體,搭配風格家具更聚焦
歐式風格的呈現,在建材上多以木頭為主,也常用較深色的木色壁貼,例如:紫檀木壁貼、桃木壁貼、紅木壁貼、或胡桃木壁貼等,增添空間的沉穩大器。為避免在坪數不是太大的空間中,過多深色的固定櫃體會造成空間壓迫,可用木作櫃體來達成收納需求,搭配上活動櫃體讓空間使用更有彈性,同時也可選擇符合空間氛圍的款式讓整體歐式空間更完整、聚焦。
對稱精神與線板語彙
歐式風格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精神,也就是對稱的線條設計,此類型線條裝飾壁貼源自於希臘及部分羅馬建築形式,像是希臘柱柱身的凹凸線條,衍伸為現今的線板設計。櫃體門片上的線板設計不僅是造型,還調節了空間寬度、高度及比例的視覺效果,所以說少了對稱的線板設計,彷彿少了歐式風格的精髓呢!
五金手把,雕花曲線樣樣來
歐式風格中常出現不少繁複的線條及裝飾壁貼,上一點也有提到,這些裝飾來自於希臘及部分羅馬建築形式,而羅馬柱柱頭的紋路及雕花壁貼就衍伸至櫃體的把手或椅腳上,常見有玫瑰花型雕飾壁貼或捲曲葉狀圖形壁貼。櫃體線板加上繁複花紋的把手能讓空間充滿古希臘與羅馬的藝術表現,展現歐式風格的細節與精緻。
磨石子凝聚童年的回憶
歷史悠久的磨石子壁貼(水磨石)是一種複合的石材,它是500年前威尼斯的建築工人所發明,將破碎的大理石拌入混凝土中,如果在大面積地板上則會運用銅線分隔可製成各種圖形。而對台灣人來說,磨石子壁貼更是50~70年代人們的集體回憶,這些回憶常常是關於童年、老家、故鄉等,因此現在許多復古風的住家設計仍然常會使用磨石子壁貼地板喚起藏在內心踩踏的記憶。
抿石子、洗石子、磨石子是工法不同
我們常常會聽到在居家設計時使用抿石子壁貼、洗石子或是磨石子壁貼的牆面或地坪,然而它們到底差在哪裡呢?其實不論是抿石子、洗石子或是磨石子,其材料都相同,僅在最後的施工步驟略有不同等。抿石子強調抿工,將表面水泥用海綿擦去,至石子能清晰露出為止;洗石子則是利用水柱沖洗表面水泥,讓石子露出;而磨石子壁貼用於地坪時,經滾壓抹平,待乾燥之後,再以磨石機粗磨、細磨、上蠟。因攸關地面平整性,相較其他材質工法更注重細膩度。
依照材質磨石子千變萬化
不同的石頭種類、大小和色澤都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磨石子風格,顆粒較小的石頭感覺較為細緻簡約,大顆粒的則給人粗獷感受。使用材質一般分成天然石壁貼、琉璃壁貼與寶石壁貼三類。
磨石子用得好超時尚
除了喜愛懷舊復古風格外,現在針對磨石子建材也有更加新潮的設計,一點也不輸其他時尚建材,例如上圖水磨石壁貼石英磚呈現幾何不規則排列,即使空間純白也不顯單調並彰顯特色;下圖灰藍色的磨石子瓷磚壁貼由地坪延伸到牆面並運用斜角切割營造現代感。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