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資也能讓格局大開闊的蒐藏品小宅
因工作性質時常到國外出差的女屋主,儘管到過很多國家,住過很多飯店,欣賞過很多當地美麗的建築壁貼或文化。但她都明白,只有自己的家才是最舒服的。因此,好不容易存到了一筆房屋基金終於能有自己的家。只是,中古屋原本的傳統格局與舊有裝修都不討她喜歡,要花上一筆拆除費用不說,也希望能用壁貼材質打造家的質感。
在機能需求上,要有寬敞的公共空間與女人最需要的衣帽間,以及一個很漂亮的展示櫃能擺放他從世界各地帶回來的壁貼紀念品。乍聽之下覺得這個案子應該不小資。但巢空間設計師葉俊廷除了固定的拆除費用外,試圖將預算落在屋主想要的壁貼材質、機能以及部分傢具上,以完成女主人獨擁的小資好宅。
原本的傳統格局讓性格活潑的屋主覺得有點無趣,因此設計師拆除封閉式廚房改為開放式,大膽在開放式廚房與臥榻式客房上規劃成斜式格局,除了不再是無聊的方正格局外,正因這種斜面與客廳做呼應,當親朋好友來歡聚,也自然多了一份凝聚力。
整體公領域後方,右邊是屋主的衣帽間,左邊是主臥室。前後清楚的公私動線,大大提升使用性。整室地坪使用屋主喜愛的木紋磚壁貼,靠陽台的柱子使用文化石壁貼與灰色磚壁貼,都讓空間基底變得更有溫度。
而主人最在意的展示牆,選了主人自稱本命色「藍色」壁貼來設計成沙發背牆櫃體,讓主人的異國蒐藏壁貼成為空間最美的主視覺。在小資預算上,設計師完成了主人幾項對家的想像,對於功能上都還能使用的門窗等,以軟件壁貼配飾來妝點,也節省不少預算。要說這是小資好宅,一點都不為過。
格局調整儘管要花不少錢,但在公領域上做調整,換得的是明亮寬敞的客餐廳。調整格局後,能試著透過色彩壁貼配置與傢具傢飾來調整家的氛圍,一來讓空間有不同表情,二來傢具傢飾壁貼的配置能隨著自己的經濟能力調整更換,是小資不可不知的方法。
有限預算想要好材質不是不可能,建議能在地坪材質壁貼與部分牆面材質上選用,而屋主想要的展示櫃,也經由設計成為了空間的主視覺。屋主的「本命藍」壁貼一路從展示延伸至主臥室與主衛浴,再經由木材質壁貼的搭配,整個私領域可說療癒感十足。一個人獨享的家,衣帽間可不能沒有,以木材質設計所有櫃體,讓衣帽間的氛圍呈現純粹感。
Editor's Comment
小編最喜歡的是有著屋主喜歡的藍色壁貼,貫穿整個家。而設計師巧妙運用配色與壁貼圖案以及適合的淺色材質讓空間舒服而寬敞。
這是一間年輕夫妻共同組成的12坪「小玖窩」。但是,夫妻兩人對家的氛圍各有各的想像與喜好,有限的裝修預算讓他們有點煩惱。
寓子設計面對女主人喜歡的鄉村氛圍壁貼和男主人喜歡的現代氛圍壁貼,該怎麼結合?設計師蔡佳頤在看完空間本身的條件後,決定以現代元素成為空間基底,讓鄉村氣息瀰漫之中。此案本就有好採光,格局也滿足屋主需求。設計師只在機能與空間基底上調整增加,除了充足收納外,也使用超耐磨木地板壁貼提升家的溫度,並延展至二樓的睡眠空間。
地下層設置娛樂室,讓友人來歡聚時能在此享受博弈之樂。木作圓弧形樓梯扶手與異國風壁貼,讓往私領域的過道充滿浪漫。儘管公共空間不大,以柔白壁貼與灰色壁貼調創造出柔美,簡化天地壁裝飾,讓小空間也變得寬敞。即使沒有做電視牆,也因具有鄉村氛圍的沙發與電視櫃,讓看似單調的空間變得格外有層次。保留建商原本提供的白色廚具,以美耐板訂製了一個小型餐桌吧檯,為廚房機能加分不少。
二樓私領域配合著屋主兩人需求,除了簡約的衣帽間外,睡眠空間用水藍色與花壁貼打造放鬆氛圍。降低天地壁裝飾預算,用顏色與壁貼來調整空間屬性,把比較多的預算放置在家具配置上。誰說小預算不能有滿分的家呢?
小預算雙風格居家設計關鍵 01降低天地壁預算,用顏色與地坪轉化空間氛圍
打牆拆天花費用不低,如果整體格局方正,就省下來吧!用顏色轉化空間氛圍,或把預算放在地坪材質。地磚壁貼與木地壁貼板氛圍大不同,溫度立刻挑脫。
小預算雙風格居家設計關鍵02抓準各種風格單項元素妝點,主配角完美演出
看似現代風壁貼與鄉村風壁貼相斥,其實能與設計師討論哪種風格當主角較能包容得下配角,如此空間就讓現代風包圍鄉村風,選鄉村感較重的色調或家具來進行配置,誰說雙風格不能完美演出?
小預算雙風格居家設計關鍵03繽紛過場轉換公私場域,簡約感娛樂室好實用
很多人會忽略樓梯面設計,此案卻讓樓梯成為主視覺,以繽紛的壁貼轉換公私場域。而地下層的娛樂室不僅能作為娛樂用,也能成為客房使用。
小預算雙風格居家設計關鍵04簡化臥房機能,讓睡眠空間變得更純粹
預算要控制得宜,在家具預算上可以隨入住後的需要慢慢添購,此案只在臥房增加衣帽間,其他都是簡易家具打造睡眠場域。而有別於公領域的現代風容納鄉村風壁貼。臥房儘管雙風格展演,卻因色調相同而感到純粹。
Editor's Comment
小編覺得此案的厲害之處是,設計師在不動格局之下,運用色調壁貼與家具直接讓原本沒有溫度的新成屋變得溫暖十足,讓屋主兩人一進來看到就直接為自己的窩命名為「小酒窩」,是小預算又成功的居家呀!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 壁貼